地下水位監測站工作原理
2019-06-29 05:01:42
地下水位監測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連續監測和存儲地下水的液位,地下水水位監測站由五部分組成:監測中心、通信網絡、無線自動化采集系統、太陽能電池組 、水位傳感器。那么地下水位監測站的是如何監測地下水位的呢?具體都是那些原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氣壓補償計原理:因為地下水位監測站的生產地和安裝地本身的大氣壓力變化,對于水位的監測有一定影響,所以安裝時需要搭配氣壓補償來消除大氣壓力變化 帶來的誤差,氣壓補償計的原理與高智能水位計的原理大同小異,內部置有高敏感度的壓力感應芯片,當大氣壓力變化時內部芯片的電壓也會隨之變化,從而能 夠間接的測量出安裝地點的大氣壓力值,然后通過氣壓補償計內部的計算芯片把大氣壓力值換算成等壓力的水位值。 >>>>推薦閱讀:
地下水位監測站特點
壓力式水位計主體測量原理:地下水位監測站根據壓力與水深成正比關系的靜水壓力原理,運用水壓敏感集成元器件做的水位計。當傳感器固定在水下某一點時 ,該測點以上水柱壓力作用于水壓敏感集成元器件,使元器件電阻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電壓變化,這樣即可間接測出該點的水位。為提高測量精度一般需要配合 氣壓補償計來消除大氣壓力變化所帶來的測量誤差。該傳感器核心在于壓力式敏感集成元器件;并且內置溫度傳感器,對外界溫度影響產生的變化進行溫度修正 ;每個傳感器內部有計算芯片,自動對測量數據進行換算而直接輸出物理量,減少人工換算的失誤和誤差;全部元器件進行嚴格測試和老化篩選,尤其是高低溫 應力消除試驗,增強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